铃木公司出品的RG系列在三个系列中最富个性,尤其RGV250是三个系列里结构最复杂的一款。不禁令我想起了铃木公司的三重冷却系统,太过精密复杂的结构有时候效果反而不好,有过犹不及的感觉。同样是拉丁式样的V90度汽缸,板阀式化油器。润滑系统又是三台车里最复杂的,有多路管道进行多点润滑,而且汽缸壁还喷涂了高分子物质,但是润滑效果并不理想,RGV250经常出现拉缸现象。或许是和燃烧机油有关系。目前市场上能购买到的燃烧机油品质都较差,无法适应RGV这样的高转高扭的过激型发动机。但是本田和雅马哈的发动机对燃烧机油似乎就没有那么敏感。看来这个问题只有铃木公司的工程师能做出解释了。
在此我想强调一点,这些表现并不表示铃木公司的制造技术有问题。欧洲款的机车和某些偏重运动特性的机车对于维护和使用确实是有较高的要求,且不太适合中国目前的路况和国情。国外的机车同志对铃木的评价是相当不错的。某些方面甚至高于本田。铃木的GSX系列亦以制作精良,经久耐用在车友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在二冲程领域,铃木确实是有自己独到的地方。束波排气管就是铃木最先研制出来的并申请专利的,现在已经被众多的摩托车制造公司认可其工作原理并普遍采用。早在1969年铃木就已经研制出了时速能达到160公里的机车,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机车。搭载的是一台自行开发的250并列双杠二冲程发动机。以当时的技术而言,这是一台发动机功率超过车架负荷能力的怪兽。可见铃木公司的研发能力有多强。
史云兹这个名字对年轻的车友来说是个陌生的单词,但是十年前这是个和杜汉一样响亮的名字,正是他驾驶着喷涂“好彩”图案的RGV500为铃木公司夺下了好几届GP大赛的冠军。除了这些光荣历史外。意大利摩坛新贵——阿普利雅公司也对铃木公司的制造技术青眼有加。真正的车友决不会不知道阿普利雅赛车近几年来的显赫战绩。但是少有人知道铃木公司是阿普利雅公司的合作伙伴。阿普利雅的125和250级别赛车赛车搭载的就是铃木RG系列的发动机。至少从塞道上的表现来看,RGV是绝对不输NSR的。
RG系列也在发动机结构的选择上走过一些弯路,最早的RG狼250系列采用的也是水冷并列双缸发动机。但是第二代产品立刻改用了V90度双缸结构,发动机从第二代开始基本定型,第三代改进不多。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汽缸采用了全铝+缸壁松孔镀铬工艺,并喷涂高分子化学聚合物质T5。进气簧片也换成了高科技的碳纤维制品。燃排控制系统增加了对不同转数段的进气量和混合气比例的控制。在上一节已经提到束波排气管就是铃木最先研制出来的,利用束波原理对排气脉动进行有效控制并防止新鲜混合气流失。RGV理所当然的在这一点上做得比别的厂家更好,铃木亦有自己的排气控制系统,也是在排气口设置控制阀门。工作原理和功效与本田,雅马哈的排气控制系统大同小异。都是利用对排气时间的控制来取得低转速段的扭力。
铃木的外型设计一直做得不错,有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且既紧随潮流,又注重延展自己的个性,几个系列都保持了比较一致的风格,并有自己特征。比如尾灯,一概采用双方灯。不象本田双圆灯双方灯换来换去没个准。RGV第一代和第二代在外观上变化较大。第一代造型和NSR一代一样的呆板。第二代反而不如NSR二代精干且富有战斗气息,显得体态臃肿。直到第三代作品重振雄风,RGV250-3可称又酷又靓。设计师将两支排气管都放在了右边,高低排列,极富战斗气息。更换上了倒立前叉和粗壮的日月型后摆臂。在悬挂系统上。铃木公司一直是很舍得落料的。除了功效显著外,更极大的满足了年轻车迷对高技术产品的痴迷心态。RGV250-3的车架也做得相当的漂亮,同样是目字型的铝合金车架,但不象本田NSR-3那么灰暗,机器人焊接的接头清爽整齐,外表通过铃木独有的特殊手段处理后整个车架非常光洁,闪闪发光。大包围和头罩从侧面看虽然有些呆板,但是一坐上车,就会给你一种独特的运动感觉。仪表很简洁,是三款三代作品里最朴素的。小小的三圆表,短小的黄色指针都是铃木一贯的风格。油箱却是三代作品里最宽大的,而且和座位之间的空间设计得极好,过弯的时候双腿伸展自如,毫无障碍。尾部也设计得很出色,后削的尾巴很有韵味。
RGV已经出到第五代了,我在劲车志上见过一篇介绍RGV-5的文章,从外型上来看线条圆润了许多,内部细节就无从探究了。其实日本的摩托车工业发展到今天,单就发动机制造技术而言已经是百尺竿头了,难以再有进步了。
在乘骑感觉上,RGV250是一款充满了个性魅力的机车,平心而论,并不适合初学者购买。发动机在怠速和低转时比较平静,高速有轻微的震动,正如他的动力分布。RGV250的发动机调教得非常过激,在7000转以下是死水一潭。感觉甚至不如RG125火暴。驾驶RGV250的车友都知道RGV有种独特的战斗讯号,只要转数一过7000转排气管里立刻会传出一种尖锐的啸叫。于是整台车立刻就变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在那一刹那甚至会有轻微的失控感觉。自7000转以上动力是汹涌澎湃,发动机轻微的震动更增加了这种野性的魅力。在高速上RGV250-3是感觉最好的一台车。
但是RGV25-3的车身重心分布不够理想,加上座位较高。不熟悉铃木机车的车友在过弯的时候找不到感觉,并有种前后轮轻微脱节的感觉,这是铃木机车的通病。史云兹早就指出过这个弊端。开铃木王(GS-125)的车友注意体会一下就会发现铃木车在过弯的时候前轮切入弯道后,后轮有轻微的甩尾现象,感觉后轮是滑过去而不是遵循着一个合理的轨迹运动。我的经验是驾驶RGV入弯必须身体后移,臀部顶住后座,分腿压车,才能顺利切弯。
RGV250-3的制动系统比本田做得好,结构完全模仿意大利名品“般默”。效果也相差无己。粗壮的倒立前叉和完美的日月摇臂对入弯的激烈反应能冲容应付。
对RGV250,我的评价是:过激型的机车,运动性太强,发动机太娇贵。 |